第二阶段—引进技术阶段
- 发布时间:2020-10-15 20:49:38
- 访问量:
第二阶段—引进技术阶段
- 发布时间:2020-10-15 20:49
- 访问量:
二、引进技术阶段(1975—1987年)
(一)引进、消化、吸收
1975年,杭州汽轮机厂与西门子公司签订关于“工业汽轮机许可权及技术秘密合同”,拉开了引进西门子三系列工业汽轮机技术的序幕。
(图注:1975年12月6日,杭州汽轮机厂通过中国进出口总公司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在北京签订代号为“CG7518”工业汽轮机许可权及技术秘密合同;1977年杭州汽轮机厂赴德国西门子公司WESEL厂进行工业汽轮机设计安装实习培训全体人员)
1980年,杭汽轮运用引进技术成功自行研制了首台三系列汽轮机,开启了国产“替代进口”的辉煌历程。
(图注: 通过消化、掌握,用引进技术设计制造的首台多级工业汽轮机(首台三系列)在试车)
1987年,企业与西门子签订了一份为期十年的《工业汽轮机机器工业汽轮机装置领域长期技术合作协议》。
(二)“二期扩建”
1976年4月到1981年,杭汽轮进行了“二期扩建”工程项目,该项目被列为国家“五五”重点建设项目。
(图注:厂第二期扩建打下第一根桩,从此开始土建和二汽车间的兴建)
(三)十二项整顿
1979年-1980年,企业进行了“十二项整顿”,由此初步建立了各项管理制度,恢复了企业奖惩考核体系,理顺了生产秩序。
(四)一主多副,多业经营
1980年,杭汽轮就走上了探索企业“自主经营”的改革道路,开始面向用户,自己“找米下锅”。
1980年开始执行“一主多副,多业经营”方针,推动企业走出了困境。1980-1981年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405万元,实现利润396.9万元,受到了时任国务院总理赵紫阳的充分肯定。
(图注:首台1600染色机试车;溢流染色机试车成功)
(五)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
1983年,开始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确立了厂长在经营管理中的中心地位,并于同年进行了“五项管理整顿”。
底部联系信息
- 官方微信 -
